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鹑服长悲碎,蜗庐未卜安。
鹑服(鶉服)chún fú犹鹑衣。 唐 骆宾王 《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》诗:“鶉服长悲碎,蜗庐未卜安。” 唐 权德舆 《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》:“鶉服我久安,荆釵君所慕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长 ( 長 ) cháng/zhǎng长 [ cháng ]两端的距离:~度。长度大,与“短”相对,指空间,亦指时间:~短。~空。~短句(词的别名)。~夜(➊漫长的黑夜;➋喻黑暗的日子)。~风破浪(喻志趣远大)。~歌代哭(以歌代哭)。优点,专精的技能:特~。专~。各有所~。对某事做得特别好:他~于写作。长 [ zhǎng ]生长,成长:~疮。增加:~知识。排行第一的:~子。~兄。~孙。辈分高或年纪大:~辈。~者。家~。领导人;负责人:部~。校~。悲 bēi《國語辭典》悲 [ bēi ]动哀伤。唐·李白〈将进酒〉: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」唐·杜甫〈登高〉诗:「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」思念、顾念。《诗经·豳风·东山》:「我东日归,我心西悲。」《汉书·卷一·高帝纪下》:「谓沛父兄曰:『游子悲故乡。吾虽都关中,万岁之后,吾魂魄犹思沛。』」名哀痛。如:「忍悲」、「含悲」、「乐极生悲」。唐·白居易〈新乐府·上阳白发人〉:「忆昔吞悲别亲族,扶入车中不教哭。」佛学中拔除众生痛苦的行为、心境。如:「慈悲」。形哀伤的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「女心伤悲,殆及公子同归。」凄厉的。如:「悲曲」、「悲声」。唐·杜甫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〉诗:「暖客貂鼠裘,悲管逐清瑟。」碎 suì《國語辭典》碎 [ suì ]动破裂。如:「破碎」、「粉碎」。《史记·卷八一·廉颇蔺相如传》:「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。」《西游记·第一○回》:「不容分说,就把他招牌、笔、砚等一齐捽碎。」形细小、不完整的。如:「碎布」、「碎石」。《汉书·卷三○·艺文志》:「后世经传既已乖离,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,而务碎义逃难,便辞巧说,破坏形体。」《水浒传·第三回》:「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银两,打拴一个包裹。」琐细、烦杂。如:「琐碎」。《晋书·卷四五·刘毅传》:「尚书以毅悬车致仕,不宜劳以碎务。」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「应论华而疏略,陆赋巧而碎乱。」言语叼絮、啰嗦。如:「闲言碎语」。《红楼梦·第六二回》:「二则姨妈老人家嘴碎饶这么样,我还听见常说你们不知过日子。」蜗庐(蝸廬)wō lú见“ 蜗牛庐 ”。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未卜 wèi bǔ(1).没有卜占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﹝ 敬仲 ﹞饮 桓公 酒,乐。公曰:‘以火继之。’辞曰:‘臣卜其昼,未卜其夜,不敢。’”(2).引申为不知,难料。 唐 李商隐 《马嵬》诗:“海外徒闻更九州,他生未卜此生休。”《四游记·太子被戏下武当》:“弟子往日,自觉心静,昼夜不寝,未卜今日为何自觉困倦,一些不省?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韦素园》:“较可注意的倒是《幻洲》,但第二期已不及第一期,未卜后来如何?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安 ān《國語辭典》安 [ ān ]名平稳、安全、舒适的状况或环境。如:「居安思危」、「转危为安」、「苟且偷安」。《论语·学而》:「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。」安非他命的简称。如:「吸安」、「安毒」。量词。安培的简称。参见「安培 」条。姓。如汉代有安成。形平静、恬适。如:「安宁」、「坐立不安」。《汉书·卷六四下·严安传》:「心既和平,其性恬安。」稳定的、静止的。如:「生活安稳」。唐·杨烱〈浑天赋〉:「故知天常安而不动,地极深而不测。」动使稳定。如:「除暴安良」、「安民」。装置、设置。如:「安电灯」、「安门窗」。加上。如:「安罪名」。存、怀、居。如:「你安的是什么心?」习惯、熟悉。《吕氏春秋·先识览·乐成》:「舟车之始见也,三世然后安之。」副岂、怎么。用于文言文。如:「安能如此?」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「暴而不戢,安能保大?」代何处、那里。用于文言文。如:「而今安在?」《史记·卷七·项羽本纪》:「项王曰:『沛公安在?』良曰: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,脱身独去,已至军矣。』」如何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「泰山其颓,则吾将安仰?」连乃、于是。《荀子·仲尼》:「委然成文,以示之天下,而暴国安自化矣。」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