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泐千年,傣泐生生不息

世界杯球童 2025-06-07 08:50:02 5791

公元1180年,小黑江以南、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傣族诸部组建联盟政权,抗击孟人有功的“叨勐遮”(遮地长官)被傣族诸部推举为“诏龙”(大王),并在流沙河与澜沧江交汇处修建王城“景兰”(水城)。以“景兰”为中心的傣族联盟国家称“景兰国”,但被其南方孟人称作“北国”,傣语也就随之称作“勐泐”(北国);来自“勐遮”(遮地)的大王被傣族民众称作“诏遮”(又异写为“诏真”)。

公元1192年,七十三岁的诏遮去世,其四子寒冷(叨寒冷)继位。据《泐史》记载,寒冷即位后就遣使向中土宋国进贡,还被宋国赐封为“九江王”。

公元1211年,六十八岁的寒冷去世,其长子岩伻(叨伻)继位;执掌“勐海”、“勐遮”、“勐混”三地的寒冷次子伊菶为争夺王位,起兵沿流沙河攻入“勐兰”(景洪坝),后被其兄岩伻打败。据《泐史》记载,伊菶死后,傣族民众将其当成“社勐”(地方鬼)祭拜。

公元1234年,七十岁的岩伻去世,其子建仔(叨陇建仔)继位。公元1237年,建仔将女儿朗罕瑎嫁予执掌“勐永”(泐国南疆重镇)的叨老,并扶持叨老攻取孟人之地(哈里奔猜国)。公元1239年,朗罕瑎与叨老诞下一子,建仔亲自前往“勐永”为外孙举行拴线礼,并给外孙取名“蟒嘎腊莱”(孟莱)。据《泐史》记载,建仔经常给外孙蟒嘎腊莱送礼物,小时候送金陀螺,成年后送金箫,每年还送去马二十匹、母牛二十头、骡二十匹、盖毡二十床、钢刀二十把及不下百驮的礼物;外孙蟒嘎腊莱成年后也经常给外祖父送各种金银器物。

公元1257年,六十二岁的建仔去世,其子亮龙(叨两竜)继位。亮龙有两子,长子岩補瓦、次子伊拉腮,因“勐蓬”(蓬国)之主无子,向亮龙求其次子伊拉腮为嗣;“勐蓬”与“勐泐”隔怒江相望,王室之间通婚频繁、向来交好,亮龙便把次子伊拉腮过继给“勐蓬”之主。《泐史》记载,亮龙派亲兵、佣人及二十匹马护送伊拉腮到“勐蓬”。

公元1261年,亮龙外甥蟒嘎腊莱执掌“勐永”后,不仅加大力度攻取孟人之地,还在亮龙的默许下,兼并“勐泐”南部诸多属地,势力甚至超过“勐泐”。

公元1273年,五十四岁的亮龙去世,其子岩補瓦(叨補瓦)继位。

公元1275年,已继承“勐蓬”之主的伊拉腮率“勐蓬”(已归顺大元国为木邦路)及“勐卯”(已归顺大元国为麓川路)兵丁,越过怒江欲兼并“勐泐”;岩補瓦在“勐遮”击退伊拉腮等部,但“勐泐”西北诸川(今孟连等地)已被“勐蓬”、“勐卯”来的兵丁占据。

公元1284年,大元国征服李仙江流域诸部后,向西南越过澜沧江进攻“勐泐”,其王城“景兰”被元兵攻陷,岩補瓦携亲眷属官避至山中,元兵退去后继续统治“勐泐”。《元史·步鲁合答》记载:“(至元)二十一年,命统蒙古探马赤军干人从征金齿蛮,乎之。都元帅蒙古歹征罗必甸,步鲁合答率游兵先行,江水暴溢,率众泅水而渡,去城三百步而营。居七日,诸军会城下,乃进攻之。步鲁合答先登,拔其城,遂屠之。又从征八百媳妇国(当时指“勐泐”、后指“勐永”),至车厘(景兰)。车厘者,其酋长所居也。诸王阔阔命步鲁合答将游骑三百往招之降,不听,进兵攻之,都镇抚侯正死焉。步鲁合答毁其北门木,遂入其寨,其地悉平。”

公元1287年,五十二岁的岩補瓦去世、无子嗣继位;伊拉腮派子刀爱、以岩補瓦侄子之名接管“勐泐”,“勐泐”由此并入“勐蓬”;但执掌“勐永”(泐国属地)的蟒嘎腊莱(岩補瓦、伊拉腮之表弟)占据“勐泐”南部属地、拒不听从“勐蓬”号令,另外组建联盟政权“勐永”(大元将其当做“勐泐”的延续,继续称“八百媳妇国”)。景兰国“勐泐”由此覆灭。

景兰国“勐泐”自公元1180年诏遮建国,到公元1287年岩補瓦去世,历经六代君主、延续一百零七年;其疆域北起小黑江、南至清莱盆地、西抵怒江、东临澜沧江,面积大约八万平方公里;其北面及东北面是曾经的宗主国“勐僰”(大理国)、其东南面是同宗邦国“勐佬”(老告国)、其西面是同宗邦国“勐蓬”(蓬国)、其南面是孟人哈里奔猜国。据《泐史》记载:“有人民八百四十四万人,白象九千条,马九万七千匹。”(数据可能有夸大成分)。

大元国“勐泐”

景兰国“勐泐”覆灭后,其南部属地以“勐永”为中心、另组联盟国家“勐永”(大元仍称“八百媳妇国”);其北部属地多被“勐蓬”占领、由刀爱管辖,傣族仍称“勐泐”。

公元1292年,“勐永”向南兼并孟人哈里奔猜国,将王城迁至原哈里奔猜国中心地区“勐宾”(清迈-南奔平原)。公元1296年,刀爱携澜沧江沿线诸川从“勐蓬”(木邦路)分出、直接归顺大元国为彻里路,傣族仍称彻里路为“勐泐”。《元史・成宗本纪》记载:“元贞二年十二月戊戌,立彻里军民总管府。云南行省言:大彻里地与八百媳妇犬牙相错,今大彻里胡念(刀爱)已降,小彻里复占扼地利,多相杀掠。”

公元1297年,抗元的“勐永”北上攻打降元的“勐泐”(彻里路)。《招捕总录》记载:“大德元年,八百媳妇国与胡弄攻胡伦,又侵缅国。车里告急,命云南省以二千或三千人往救。”

公元1301年,大元朝廷对“勐泐”放松管制后,执掌“勐泐”的刀爱率兵越过澜沧江,向东兼并耿冻路(今江城整董、勐腊及老挝丰沙里)、占领元江路大片领土。《招捕总录》记载:“车里白衣八里日等杀掠普腾、江尾二甸,夺麦亢、忙龙二寨,烧忙阳等二十四寨,扬言,我与吕也构思麻部曰共议浑候连漠桑军,来攻普腾寨栅。”

公元1316年,“勐泐”又夺取元江路部分地区。《招捕总录》记载:“延佑三年,车里兀竹鲁,侵阿尼必触寨、阿白出麻,烧劫。”

公元1347年,八十岁的刀爱去世,其子刀坎继位、袭彻里路总管;刀坎继位时,“勐泐”属地已扩张到澜沧江以东地区,面积较彻里路成立之初已扩大一倍有余。

公元1382年,大明国军队进入云南驱赶大元势力,刀坎担心明兵来袭,将“勐泐”治城迁到“景咙”(大城),并告之民众,要誓死抗拒明兵;明兵进入“勐兰”(景洪坝)后,刀坎见明兵势大,便退至流沙河上游的“勐遮”;明兵进入“勐遮”后,又躲入山中。当时,大明官员命地方人士到处寻找刀坎,刀坎担心明兵抓他,便放话出来说:“人已在‘勐佬’(琅勃拉邦)”;大明官员听到后,放话说:“如果刀坎真的已逃至‘勐佬’,那‘勐泐’就只能荒废不治了,但绝不会让刀坎抗拒天朝,如若抗拒、必将杀死,如能归顺、天兵撤走。”刀坎觉得无法抗拒,便归顺大明国。

大明国“勐泐”

刀坎归顺大明国后,大明朝廷在“景兰”置车里府、任刀坎为知府。公元1384年,大明国又改车里府为车里宣慰司、任刀坎为宣慰使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洪武十五年,蛮长刀坎来降,改置车里军民府,以坎为知府。坎遣侄丰禄贡方物,诏赐刀坎及使人衣服、绮币甚厚,以初奉贡来朝故也。十七年复遣其子刀思拂来贡,赐坎冠带、钞币,改置军民宣慰使司,以坎为使。”

公元1391年,八十三岁的刀坎去世,其子刀暹答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

公元1403年,刀暹答令其侄子奢陇法(刀暹答三弟彪斐法之三子)率属兵北上攻打“勐卧”(已归顺大明国为威远州),俘虏“叨勐卧”(威远知州)刀算党、将其地并入“勐泐”;后被大明朝廷干涉,不得不放归刀算党,归还所占领土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永乐元年,刀暹答令其下剽掠威远知州刀算党及民人以归。西平侯沐晟请发兵讨,帝命晟移文谕之,如不悛,即以兵继。又以车里已纳威远印,是悔过之心已萌,不必加兵。晟使至,暹答果惧,还刀算党及威远之地,遣人贡马谢罪。帝以其能改过,宥之。自是频入贡。”

公元1405年,刀暹答奉大明朝廷之命、与“勐蓬”(已归顺大明为木邦宣慰司)一起出兵攻打“勐永”(大明称“八百国”)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永乐)三年,刀暹答遣使请举兵攻八百,帝嘉其忠。八百伏罪,敕车里班师,复加奖劳。”

公元1406年,刀暹答将其子刀典(刀赛)送至北京当质子、入学国子监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永乐)四年遣子刀典入国学,实阴自纳质。帝知其隐,赐衣币慰谕遣还,以道里辽远,命三年一贡,著为令。”

公元1413年,刀暹答去世,其长子刀更孟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公元1415年,因刀更孟骄狠失民心,被其弟刀典推翻流放至边地,边地百姓担心刀更孟为害地方,将其杀死;刀典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据《泐史》记载,刀更孟死后被地方百姓当成“社勐”祭拜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永乐)十一年,暹答卒。长子刀更孟自立,骄狠失民心,未几亦卒。更孟长子霸羡年幼,众推刀赛署司事。刀赛者,更孟弟刀怕汉也。”

公元1416年,刀更孟之妻朗燕广携子刀霸供、刀双孟、叁波勒傣投奔执掌“勐混”的刀更孟堂弟奢陇法,奢陇法在朗燕广的请求下、不再听从刀典的号令,并向“勐连”之主、外祖父叨陇法借兵攻打刀典;刀典逃到澜沧江以东地区组织兵马进攻奢陇法,战败后逃往大明内地、死于金沙江畔;之后,奢陇法将六岁的刀更孟次子刀双孟扶上主位,自己把持“勐泐”大小事务。

公元1417年,与奢陇法斗争的刀典继子刀弄、冒充刀暹答之孙向大明朝廷请袭车里宣慰使,同时举荐七岁的刀双孟为同知,不知内情的大明朝廷同意刀弄之请;刀弄成为大明认可的宣慰使后,奢陇法便处处被掣肘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永乐)十五年命刀弄袭宣慰使,以从弟刀双孟为本司同知。”

公元1421年,奢陇法不愿受制于刀弄的宣慰使身份,便以刀双孟之名向大明朝廷请求与刀弄分治,大明朝廷本就想削弱土官势力,顺势同意奢陇法请求,另立靖安宣慰司、升刀双孟为宣慰使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永乐)十九年,双孟言刀弄屡以兵侵劫蛮民,乞别设治所,以抚其众。诏分其地,置靖安宣慰使司,升双孟为宣慰使,命礼部铸印给之。”

公元1428年,刀弄被奢陇法挑唆民众攻击,不得不弃地投奔“勐兰掌”(兰掌国);奢陇法掌控“勐泐”全境,并娶朗燕广为妃,刀更孟之子刀霸供、刀双孟、叁波勒傣成为其继子,奢陇法另有刀霸羡、刀庄霸、刀器、刀哟、刀罕、刀武、刀七、刀法镭、刀梭帅九子,又有朗罕法、朗倭罕斐、朗俺勐、朗欸佬、朗光罕、朗燕挽六女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宣德三年,云南布政司奏刀弄、双孟相仇杀,弄弃地投老挝(兰掌国),请差官招抚。帝命黔国公计议。”

公元1431年,大明朝廷派人招抚刀弄,但刀弄不敢回归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宣德)六年,黔国公奏,谓奉命招抚刀弄,其母具言布政司差官刘亨征差发金,亨已取去,本司复来征,蛮民因而激变逐弄,弄逃入老挝,寻还境内以死。未尝弃地外投,亦未尝与双孟仇杀。帝命法司执刘亨等罪之。”

公元1432年,大明朝廷任命的靖安宣慰使刀双孟去世,奢陇法让刀双孟之兄、继子刀霸供袭靖安宣慰使;同时,又以长子刀霸羡之名向大明朝廷请袭空缺的车里宣慰使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宣德)七年,车里土舍刀霸羡请袭,许之,遣行人陆埙赍敕赐冠带、袭衣。”

公元1434年,奢陇法以刀霸供之名向大明朝廷进言,要求将靖安宣慰司并入车里宣慰司,大明朝廷同意其请求,刀霸羡、刀霸供同为车里宣慰使,皆为奢陇法傀儡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宣德)九年,靖安宣慰刀霸供言:‘靖安原车里地,今析为二,致有争端,乞仍并为一,岁贡如例。’帝从其请,革靖安宣慰,仍归车里,命刀霸供、刀霸羡共为宣慰使,俾上所授靖安宣慰司印。”

公元1441年,大明朝廷诏令“勐泐”(车里宣慰司)出兵配合明军攻打同宗邦国“勐卯龙”(曾归顺大明国为麓川宣慰司);公元1446年,明军攻击“勐卯龙”属地“勐蓬”,其主思昂法兵败退至“勐泐”,被奢陇法取其首级献于大明皇帝,得到大明皇帝的嘉奖;之后,“勐泐”借助大明势力吞并周边不少地方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(正统)六年,麓川宣慰思伦发叛,诏给车里信符、金牌,命合兵剿贼。景泰三年以刀霸羡奉调有功,免其积欠差发金。”

公元1457年,八十岁的奢陇法去世,已有车里宣慰使头衔的长子刀霸羡继位;但仅过数月,刀霸羡就被地方官联合推翻,其同母异父兄长叁波勒傣(刀更孟之子)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《泐史》记载,刀霸羡被民众驱逐,在逃往大明内地途中,死于“勐岭”(普文坝)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天顺元年,总兵官沐璘奏:‘刀霸羡自杀,弟板雅忠等已推兄三宝历代(叁波勒傣)承职。今板雅忠又作乱,纠合八百相仇杀。’帝命璘亟为抚谕,并勘奏应袭者。二年,帝以三宝历代者,虽刀更孟之子,乃庶孽夺嫡,谋害刀霸羡,致板雅忠借兵攻杀,不当袭。但蛮民推立,姑从众愿,命袭宣慰使。”

公元1458年,“勐龙”长官刀庄霸(刀霸羡二弟)、“勐混”长官刀武(刀霸羡六弟),联合“勐永”一起攻打叁波勒傣;叁波勒傣放弃“景兰”,将治城迁到“景咙”,并请求“勐痕”(已归顺大明为孟艮府)出兵救援,最终战胜刀庄霸等人;战后,叁波勒傣将“勐拉”等地割让给“勐痕”作为酬谢,奢陇法子孙也遭叁波勒傣清算,大多携其属民逃往“勐永”,“勐泐”很多地方自此荒无人烟。《泐史》记载,执掌“勐阿”、“勐康”的奢陇法七子刀七被“勐永”派兵护送南下,“勐龙”、“勐混”等地百姓也随主迁往“勐永”。

公元1480年,安南(越南)反叛大明国,向“勐泐”颁发诏书,并约定一起攻打“勐永”;“勐泐”既不得罪安南国、也不得罪大明国,双向朝贡于两国。大明朝廷得知“勐泐”双向纳贡后,诏令“勐泐”不得有二心。《明史》记载:“成化十六年,交阯黎灏叛,颁伪敕于车里,期会兵共攻八百,车里持两端。云南守臣以闻,遣使敕车里诸土官互相保障,勿怀二心。二十年复敕车里等部,惧固封疆,防交人入寇,不得轻与文移,启衅纳侮。”

公元1497年,八十二岁的叁波勒傣去世,其三子叁凯冷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

公元1502年,五十岁的叁凯冷去世,其六弟诏侃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

公元1523年,六十七岁的诏侃去世,其子西利崧板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

公元1530年,三十三岁的西利崧板去世,其子刀糯勐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

东吁国“勐泐”

公元1568年,缅人东吁国入侵“勐泐”,刀糯勐向东吁国称臣,并率兵随东吁国缅王莽应龙征战各地;打下“勐永”和“勐暹罗”(阿瑜陀耶国)后,刀糯勐率军返回“勐泐”途中、病死于“勐叭”(缅甸景栋境内),其长子室利稣赧打继位、并呈报缅王认可;但仅过数月,室利稣赧打就病逝,刀糯勐次子刀应勐继位、同时呈报缅王认可。

公元1569年,刀应勐到东吁国觐见缅王莽应龙,缅王将公主朗呵罕嫁予刀应勐,册封刀应勐为“金莲王”、朗呵罕为“金莲王后”,并派缅兵将刀应勐夫妇送回“勐泐”。

公元1572年,朗呵罕嫁到“勐泐”三年后,向刀应勐要求回娘家探亲,刀应勐为给朗呵罕准备回娘家的礼物,将“勐泐”诸地根据人口多寡划分为十二个区块,分派十二官员前往督促收集礼物;之后,十二个区块逐渐固定为“勐泐”的行政划分,傣语“西双版纳”(十二区块)自此而始。

公元1598年,刀应勐去世,其子刀韫勐继位、同时呈报缅王认可。

公元1627年,因刀韫勐归顺大明国,东吁国兴兵“勐泐”,将澜沧江以西所有百姓以及刀韫勐等大小官员虏至阿瓦城(曼德勒)。

公元1628年,缅王放归刀韫勐等人,但大多数百姓留在阿瓦城为缅王修建宫殿。刀韫勐回到“勐泐”时,澜沧江以西诸地已无人烟、田地荒芜;刀韫勐派人到澜沧江以东诸地广招流民、到澜沧江以西诸地耕种荒田,逐渐恢复地方建制;同年,五十八岁的刀韫勐去世,其子室利稣坦玛继位、同时呈报缅王认可。

公元1639年,四十七岁的室利稣坦玛去世,其子诏罕勒继位、同时呈报缅王认可。

公元1659年,大清国军队攻占昆明,大明国残将李定国等人败退至“勐泐”等地反清;诏罕勒不敢得罪李定国等人,任由大明国残兵征税征粮。

吴三桂属地“勐泐”

公元1661年,李定国残兵颓势已定,诏罕勒便派人向镇守云南的吴三桂献金归顺;吴三桂代表大清国在“勐泐”置车里宣慰司、任诏罕勒为宣慰使,并将元江部分地区划予车里宣慰司管辖。

公元1669年,五十二岁的诏罕勒去世,其幼子刀懦勐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,叔父刀穆祷代理宣慰司事务。

公元1673年,镇守云南的清将吴三桂反清建立“周国”,将先前颁给刀懦勐的信印缴去,重新颁发一套信印给刀懦勐,仍让刀穆祷署理宣慰司事务。

大清国与东吁国共管“勐泐”

公元1681年,二十五岁的刀懦勐去世、无子嗣继位,其叔父刀穆祷继位;第二年,大清国平定吴三桂之乱,刀穆祷为保险起见,同时向大清国与东吁国求封。

公元1684年,五十一岁的刀穆祷去世,其四岁的幼子刀匾勐继位、由其母朗蝶宇摄政,同时呈报大清国与东吁国,承袭双方所受职务。

公元1702年,刀匾勐亲政。公元1724年,四十四岁的刀匾勐去世,其子刀金宝继位,同时呈报大清国与东吁国,承袭双方所受职务。

公元1729年,二十一岁的刀金宝去世,其子刀套呼糯患口吃、言语不明,无法继位;大清国趁机将澜沧江以东的“勐泐”属地析设普洱府,任命刀金宝之弟刀绍文接管澜沧江以西的“勐泐”属地、并承袭车里宣慰使;刀绍文继位后,派人呈请东吁国缅王认可。

大清国与贡榜国共管“勐泐”

公元1752年,东吁国被贡榜国取代;公元1758年,“勐泐”向贡榜国称臣。

公元1767年,大清朝廷将刀绍文革职,诏令其长子刀维屏继位、承袭车里宣慰使;刀维屏继位后,呈请贡榜缅王认可,贡榜国加授其弟刀诏丁为副使。

公元1768年,刀维屏、刀诏丁兄弟与大清国地方官产生矛盾,担心大清国对其不利,携金银器物及亲眷逃往“勐阳”(勐痕属地);之后又回到“勐泐”,但被大清朝廷怀疑其忠诚度。

公元1773年,大清朝廷突然派兵将刀维屏及其弟刀士宛拘押至普洱府、后解送至昆明。

公元1777年,大清朝廷将刀士宛放归“勐泐”,令其担任车里宣慰使;刀维屏被扣留在昆明,于公元1781年客死昆明。

公元1790年,贡榜国缅王派使臣前来招抚刀士宛,刀士宛大喜、并派官员前往贡榜国受印。

公元1796年,刀士宛去世,大清国委任其次子刀太和为宣慰使,贡榜国则委任其兄刀诏丁为宣慰使,刀诏丁、刀太和伯侄俩同为宣慰使。公元1800年,刀诏丁去世后,贡榜国缅王才委任刀太和为宣慰使。

公元1802年,刀太和去世,其两岁幼子无法继位,属官商议到“勐龙”迎刀维屏之子诏占(刀永和)继位,但大清朝廷不准;诏占只好派人到贡榜国请袭,贡榜国缅王遂委任诏占为缅方宣慰使,但刀诏丁之子诏麻哈捧不服,诏占便派武士将诏麻哈捧杀死;于是就引发诏麻哈捧支持者的起兵反对,诏占逃至贡榜国请缅王出兵相助,结果被缅王逮捕入狱,后流放至“勐乃”(掸邦南部)。之后,大清国只好委任刀太和两岁的幼子刀绳武为宣慰使、由其叔父刀太康代理宣慰司事务。

公元1803年,傣族国家“勐曼谷”(暹罗国)为驱赶怒江以东的缅族势力,派大将戛于腊进军“勐痕”、“勐泐”、“勐连”等地;公元1806年,贡榜国派兵迎战戛于腊;两国在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“勐痕”、“勐泐”、“勐连”等地展开战斗,战争一直持续到公元1808年,“勐痕”、“勐泐”、“勐连”等地民众深受其害,大多逃往澜沧江以东的“勐佬”(琅勃拉邦国)、“勐掌”(万象国)及普洱府等地。

公元1813年,大清朝廷责令刀太康前往各地招抚逃散官民回“勐泐”重建村寨;公元1817年,大清国正式任命十七岁的刀绳武为宣慰使,贡榜国缅王也令刀绳武、刀太康前往阿瓦城觐见,两人因职务在身无法前往,派族官随缅使前往,缅王不悦,声称若刀绳武、刀太康不亲自前往阿瓦觐见,则不承认其宣慰使身份;公元1818年,刀太康不得不组织各地长官一同到阿瓦觐见缅王,缅王大喜、委任刀太康为缅方车里宣慰使;“勐泐”再次出现两位宣慰使,刀太康、刀绳武叔侄也因政权争夺逐渐不睦,刀绳武自知斗不过叔父,托词避往江东的流官领地、请求当地的大清汉官相助,但大清汉官不愿涉足傣族内部争斗,刀绳武只好遣使求助于“勐曼谷”的戛于腊将军。

公元1822年,戛于腊将军率兵北上攻击刀太康,贡榜国派兵相助刀太康,并将刀绳武擒至阿瓦城,令刀太康前往问话,刀太康请求缅王将其侄放回,缅王不准;公元1825年,大清国派使臣向缅方索回刀绳武,后将其安置在思茅。

公元1833年,刀绳武暗自收买瓦刺、倮黑、三嶝等族土官,及普腾、勐旺、整董、勐乌等地傣官,一起合兵攻打刀太康,刀太康率兵在“勐养”击溃刀绳武等人,刀绳武担心大清汉官追究其责,携印逃至“勐梭”(越南西北),其亲眷被解送至昆明听候发落。

公元1834年,刀太康向大清朝廷上书,请求朝廷批准其子刀正综继位;公元1836年,刀太康去世;公元1837年,刀正综向贡榜国请袭缅方宣慰使,贡榜国同意其请求,并加授其弟刀承综为副使。

公元1864年,刀正综奉大清朝廷诏令,率六千傣兵攻击思茅、普洱等地的穆斯林叛军,在麻栗坪遭穆斯林叛军马标设伏杀害,享年四十二岁;刀正综无子嗣继位、其弟刀承综之子刀金安继位。

近代“勐泐”

公元1876年,刀金安去世,其子刀承恩年幼无法继位,由族官刀耀宗等人代理宣慰司事务。

公元1884年,刀金安之子刀承恩继位、袭车里宣慰使。

公元1912年,中华民国取代大清国接管“勐泐”,承认刀承恩的土官地位。

公元1913年,中华民国派流官柯树勋等人与刀承恩等傣官共同治理地方,“勐泐”实行土流并存共治。

公元1925年,刀承恩去世,其子刀栋梁继位。

公元1943年,刀栋梁去世,其侄子刀世勋继位,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将十五岁的刀世勋送到重庆中正中学读书;地方事务由刀栋梁女婿召存信与民国官员一起署理。

公元1944年,中华民国云南省主席、中国国民党昆明行营主任龙云,向刀世勋颁发土司委任状。

公元1950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“勐泐”;刀世勋、召存信等地方傣官受邀参加当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大典。公元1953年1月,中华人民共和国于“勐泐”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,刀世勋不 愿参与政务,召存信代表傣族出任自治区主席。公元1955年6月,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,召存信代表傣族出任州长、一直连任到公元1992年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站点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