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2年,香港影坛乐坛盛世,歌神许冠杰为什么在此时急流勇退?

世界杯球童 2025-06-22 03:54:49 4877

看过许冠杰电影的观众应该都有印象,他曾经是香港著名的肌肉男。这个时候,他的身体素质应该和谭咏麟一样好。 2004年,许冠杰重返歌坛,连续举办了38场演唱会,就证明了这一点。

然而,歌手许冠杰为何在这个时候选择退出呢?

四大天王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谭、张争霸时代的结束。

1989年以来,香港乐坛天王、天后谭咏麟、张国荣、梅艳芳、陈慧娴等纷纷宣布退出。

其中,谭咏麟、梅艳芳退出音乐颁奖典礼,但继续销售歌曲和唱片;而张国荣和陈慧娴则直接退出歌坛,一个专心拍电影,一个出国留学。

许冠杰是1948年出生的,谭咏麟、张国荣是50后,四大天王都是60后。

50后已经退出前线。 40多岁的人还怀念什么?

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的巅峰期。 80年代是谭咏麟、张国荣、梅艳芳的时代,90年代是四大天王的时代。许冠杰在谭张争霸时期也有过一定的知名度,但真正的巅峰是在20世纪70年代。

那时唱歌和拍戏都在发展。许冠杰不仅是歌王,也是电影界的巨星。

作为创作歌手,惠冠杰紧随这些票房大片的热度,发行了《鬼马》、《天才与白痴》、《半个类别》等多张同名粤语专辑。每张都获得了多白金的地位。销售数量。

电影的流行促进了唱片的销售;而专辑歌曲的流行也带动了电影票房的销售。所以,巅峰时期的许冠杰确实很红。

许冠杰是真正的香港市民偶像,因为他的歌曲大量使用粤语俚语歌词,通俗而不低俗,唱出了无数都市普通人的现实心态;而且旋律简单易唱,使得歌曲在粤语地区很受欢迎。

《半个类别》开头的那句“我们是农民工”至今仍能引起无数20年代农民工的共鸣,证明了许冠杰音乐的魔力。

也就是说,就歌曲流行度、流行度、专辑销量等最重要的音乐产业指标而言,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两人成绩最好。

1989年,谭咏麟、张国荣等宣布退出歌坛。

事实上,当时还没有宣布退役的许冠杰已经好几年没有参加颁奖典礼了。

1971年,许冠杰加入宝丽金唱片。

20世纪70年代,得益于其主演的喜剧电影的走红,惠冠杰的专辑销量十分火爆,因此牢牢占据了宝丽金的宝座。

1983年,许冠杰转签约康艺诚音唱片; 1985年加入心怡宝唱片; 1990年,他重返宝丽金。

20世纪70年代末才与宝丽金签约的谭咏麟,在1980年代多次成为年度专辑销量冠军。再加上他在各大颁奖典礼上的成绩,在许冠杰离开时,他已经成为宝丽金的新兄弟。

而且,谭咏麟自从加盟宝丽金之后就没有换过俱乐部;因此,当许冠杰在1990年回到宝丽金时,他已经无法再享受到作为大哥的待遇了。

20世纪90年代,唱片销量横扫华语乐坛的张学友逐渐成为宝丽金事实上的一哥;除了同为四大天王之一的赖赖之外,宝丽金还拥有谭咏麟、张学友和赖赖三位巨星。

此时,许冠杰在宝丽金的地位就更加尴尬了。

因此,许冠杰在1992年选择了退出,与其匆忙退出,不如适应现状。

相比退出颁奖典礼的谭咏麟、梅艳芳,退出歌坛的张国荣、陈慧娴,许冠杰算是彻底退休了。

因为许冠杰也是电影界的巨星,所以他同时退出了音乐界和电影界。

从1974年的《老大哥》到1984年的《最好的我们》,许冠杰总共8次夺得香港年度票房冠军,11年间5次打破票房纪录。

因此,许冠杰不仅是一位音乐之神,更是一位影响电影界的巨星。

1990年,新艺术城宣布关闭。周星驰凭借《赌徒》夺得当年票房冠军,带领香港电影进入4000万票房时代;随后,他一口气夺得了四连冠的票房冠军。

此时的香港电影界正处于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时代。惠氏兄弟的都市喜剧和新艺城时期的都市动作喜剧都已经过时了。

同样,许冠杰在电影界的时代也结束了!

1985年,邵氏宣布停产,曾是邵氏当红武侠片明星的狄龙当场失业。然后在1986年的《英雄本色》中,狄龙饰演的宋子豪说出了那句“好久没当大哥了!”。

如果没有遇到《英雄本色》,本来已经严重秃顶的狄龙再也不会有第二次事业成功的机会。

许冠杰在娱乐圈的地位肯定比狄龙高,但是他可能没有狄龙那么好的运气,所以在合适的时候退出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。

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,当时正值香港移民潮的高峰期。

所以,许冠杰此时的退出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庭有关。

1992年确实是香港娱乐业的最高点。自1993年以来,一直呈下降趋势,至今已30年没有放缓。

1992年,全年电影近300部,其中12部在香港票房超过3000万。 2003年,全年电影只有70多部,只有一部在香港的票房超过3000万。

2003年,参加许冠杰退休聚会的张国荣、梅艳芳先后去世。

2004年,许冠杰宣布复出,并带着全家回来,包括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。

他为香港人民创作了歌曲《保持微笑》和歌曲《04祝福你》,并在香港体育馆举办了38场“保持微笑音乐会”。

许冠杰依然是香港歌神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站点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