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冰洋將在多數人有生之年消失?中央研究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,北冰洋的冰蓋面積今年九月中旬已降至341萬平方公里,預估在2020到2030年間的夏季,會看到一個沒有冰的北冰洋。台大大氣系教授吳明進和許晃雄也說,一旦北冰洋海冰消失,陽光將直接射在北極海上,導致海洋溫度升高,加速暖化,對全球氣候造成影響。
汪中和表示,北極和南極就像是地球氣候調節的兩個輪子,這兩個輪子要一起跑才會平衡,但現在一個輪子馬上將消失不見,預計未來全球氣候將會有很大變化。他解釋說,在1900年,北冰洋的冰蓋面積是900萬平方公里,但現在只剩341萬平方公里;而如果計算成體積,現在剩下不到25%。
「北冰洋像一面大鏡子,反射熱能。」吳明進教授解釋,若北冰洋融化則會轉變成一塊大海棉,將吸收所有熱能,直接衝擊到相鄰的格陵蘭島陸冰的融化速率,造成海平面上升,影響海水長波輻射的反照力,並加速北極地區熱量的吸收。
許晃雄教授則指出,北冰洋海冰覆蓋率是觀察氣候變化的重要指標,從近20年的數據來看,北冰洋海冰有消失的趨勢。但一旦北冰洋消失,陽光將直接射在北極海上,導致海洋溫度升高,且加速全球暖化,對全球氣候造成影響。
「北冰洋扮演地球大冰庫的角色。」汪中和進一步表示,北冰洋最快恐在十年內會融化不見,屆時相鄰的格陵蘭島將加速融化,甚至阻斷北大西洋深海洋流,未來造成全球氣候大亂,加速暖化的惡性循環,全球氣候將難以預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