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水之如何测量格龙和入首

世界杯积分规则 2025-09-10 00:56:00 1168

名词解释:来龙:龙脉来的方向或者说方位。

入首:千里来龙,在快结穴时,先束气过峡,忽然耸起山体,准备结穴,此段山龙形势叫做入首。过峡:通俗的讲就是两山相接时,连接部分的山脊。入穴:有些门派习惯于把父母山或者穴星山到穴位的气脉叫入手,也称入穴。一节龙:“一个星辰一节龙,龙来长短定枯荣。节数多时富贵久.一代风光一节龙'=”,也就是说起一星,过一峡,即为一节。太极点:简单理解,就是一股能量的聚集点。寻龙:那肯定要格来龙,按传统风水学的说法,龙有生旺死绝,这是论龙吉凶与否的必要步骤(吉凶判断有穿山七十二龙等评判标准),如果不吉,那就直接放弃就不再寻了。若是来龙不错,就格去脉,看龙会朝哪里去。

测量点的选择:测量点的选择,笔者认为就是太极点的选择。按传统风水学的说法,山的形成是气的作用,气的波动造就了山峦的起伏。山顶(其实是山顶点投影在地平面的位置)是太极点之一;过峡最窄的地方是气的必经通道,那肯定也是束气的地方,也是太极点之一;那过峡两头呢(即出脉和入脉),就如龙颈两端,主要起衔接前后;龙穴所在是阴阳宅的能量来源,当然是最关键的太极点。

格来龙:格来龙时对于测量目标,有的门派是人立峡中测山之山顶,有是在峡中测来脉,有的则是山顶对山顶。(从理论上,应是相临的太极对太极为准,所以是峡中对山顶,当然这个需要大家自己验证,不能迷信)。格入首龙(很多书中直接称为来龙入首或者来龙):格来龙最关键的是到头一节,也就是格入首龙,一般情况下就是某山到父母山或者父母山到穴星这一节,格法一样,但吉凶很关键。格入首或者入穴(小玄空叫入首):站在穴场格父母山顶或者穴星顶(因本我是穴场,而坐向也是穴场本身的,所以这个数据才是用来最终立向的依据)。

另一派理论:名词解释:穴星,1是穴位来脉的最后一节龙,即入首龙,必须要起顶(有来山“脑”), 穴星不论大小,起顶是其本质特征。起顶才算穴星,没有起顶只是来脉而不是穴星;即使来脉浑厚、粗雄、绵长、分水脊非常明显,但在其最后起顶之前是入首龙的脉线,在最后起顶之后才是穴位的脉线;起顶,有时即使很小,只要相对明显,也是龙气的又一次顿驻,也是穴星。2脉线有时很长,而穴星更近;有时脉线粗浑,而穴星很小;有时脉线在穴后,而穴星在左右;3有时穴星像父母山腿上、胳膊上的一个关节,而父母山高大矗立,但不可错认父母山是穴星;有时父母山高大矗立,山顶落脉,脉到穴距离较远,中间再起顶,甚至数个起顶,最近的起顶比起父母山来虽然低小不起眼,也是穴星。“首”字,头顶之意,此“头顶”指穴星的头顶、还是棺椁(坟)的头顶?理解有异,则立极有异、操作悬殊。是穴星顶,不是棺椁的头顶。于是以穴星立极下盘格入首龙,所得的数据是穴星的数据(不是穴位的数据)。风水上立极要同一,龙水砂峰等数据才能沟通,不是同一个太极的方位,数据就会驴唇不对马嘴,所以如果格入首龙在穴星下盘,那么测量水口砂峰等数据时也应该是在穴星下盘,不应该在穴位下盘。应用这种格定入首龙的方法,只能是:龙、水、峰等一切数据皆是穴星顶下盘。

穴星与穴位的关系:穴星孕育穴位,穴星和穴位是母子关系,穴位是本我,穴星虽然孕育穴位,但也不能越厨代庖,一切风水数据应该是穴位的,不应该是穴星的。尤其陇龙葬麓,穴星的数据和穴位的数据有巨大的差异。风水上,除入首龙的格定有这种以穴星立极外,其他的风水数据,峰、水、砂等皆是以坟立极,在坟位下盘。以穴星立极的格入首龙的方法是错误的。

过峡的意义:过峡是老龙的剥换,由顽到嫩、由粗到细,束气指过峡中的最细窄处,如吹气球的气口,是剥换中发生质变之处。过峡束气犹如母子之间的脐带,是输送养分的、可以任意弯曲的管道,不能把脐带错认成母亲。

立极点:棺椁为本我,入首龙、峰、砂、水等一切风水数据都应以棺椁立极为准。并且,对照过峡(或说束气)格入首龙,操作上本身就不具有准确性。父母山出脉处和穴星入脉处的准确定位,在多数情形下难以斟酌。过峡处坐转右摆,确定过峡中的最高点(分水脊)也会昏眼迷离。玄空立极测入首龙;玄空上入首龙的格法与三合、翻卦风水不同,不在穴星顶或穴星后的入脉处立极下盘。以穴位(坟)立极,“首”即棺首、亡人的头。入首龙是相对于穴位(坟)而言的、距离最近的一段龙,穴顶棺腰下盘,对照穴星顶即是入首龙。《天玉经》云:“零堂正向须知好,认取来山脑”。入首龙与立向:入首龙是一条直线,犹如百会至眉心一线,但是长短不一,一般支龙较短,有时不足1米,陇龙较长,有时超过百米。入首龙為立向的主要依据之一,立向首先要与入首龙同卦不出卦,然后收得入首龙是正神。入首龙若不是直硬、峻急(有煞气),最好是与立向同一线,龙气贯穿穴位,得气最旺,称为“捉龙”。若是真龙大地,入首龙多与立向、案山、特朝同一线。

入首龙与脉线: 来自父母山、进入穴星的脉线(穴星后面的脉线)无论多长、多高、多粗、多近、多有力度,也不是穴的脉线,而是入首龙的脉线。

入首龙是直线测量的,但入穴的脉线不一定是直线形的,入穴的脉线从穴星顶落脉,或者左摆或者右摆,弯曲入穴,如草蛇灰线,隐隐隆隆,贯入穴中,是点穴的依据。入穴的脉线,用内堂理气收纳,重在穴后八尺,用罗盘照穴后八尺分水脊处。入首龙是穴星起顶处的一个位置点,脉线是入穴的一条线。入首龙对应外向(坟面、碑向),脉线对应内向(棺向)。入首龙与脉线有时合二为一,有时有脉线无入首龙,有时有入首龙无脉线,地理环境不同,千姿百态。

脉线:脉线也称气线,是地气运动的路线,有干脉、支脉、小脉三种,干龙干脉结城市,支龙支脉结村镇,小脉线结阴坟。小脉线是入首龙起顶后落下的小气线,穴星上落下小脉线,有时不只一条,小脉线的特征如下:周围平,中间凸起,如蛇形蜿蜒,止处立穴。石山,有石脉相连,由大到小、由粗到细,止处立穴。若石脉小而复大、细而复粗,是脉气前行未止,穴位尚在前方。土山,见断断续续的“石”脉(不一定是石头,只要起土檁即是),脉止处立穴。平圆的山体,没有明显的凸起找脉线,下雨是的分水岭即是脉线。平洋地,下雨时雨水左右分流,雨水分水岭即是脉线,两水交汇处即是脉止之处。入首龙落下脉线,来到头又起一凸,凸处立穴,称脉线穿心,最吉。

经典论述:《青囊序》:'来山起顶须要知,三节四节不须拘,只要龙神得生旺,阴阳却与穴中殊。'(注意起顶二字。)

《天玉经》:'五行山下问来由,入手便知踪','先定来山后定向,联珠不相放'。(请注意山下即过峡,也就是说在过峡处格来龙,而以入手定向。)

《都天宝照经》:'但看出身一路脉,到头要分水土金,又从分水脊脉处,便把罗经照出路,节节同行过峡真,前去必定有好处' (此句讲的是格龙之后可知龙脉的走向,当然此处没有讲明是格出脉还是格山顶。)

《泄天机·下盘针论》:'定来山,入首一节,岭脊分水处下盘针,龙直来者在穴星背后分水嵴上下盘针;龙横来者,在穴星肩下分水嵴上下盘针;回龙入首,于转处分水嵴上下盘针。'(这里讲得是定来龙必在过峡处。)

《都天宝照经》 :'又从分水脊脉处,便把罗经照出路,节节同行过峡真,前去必定有好处,子字出脉子字寻,莫教差错丑与壬 '(这里讲的是寻龙,在过峡束气处,对准出脉处,若是出脉一端的字压在子上,那你背过去寻龙时,就要朝着子午向行进)。

'真向支山寻祖脉,干神下穴永无忧'(注意干支二字)。

'玄武摆头有多般,未可悋言执一端,或斜或侧或正出,须凭直节对堂安,摆头直出是分龙,须审何家龙脉踪,大山出脉分三诀,未许专将一路穷'(意思是过峡之脉就如龙的脖子,会左中右摇摆,一定要分清楚哪一个方向才是真气脉。)

站点统计